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健康快迅 > 保健新视点
编号:11864791
小心免费健康讲座“陷阱”
http://www.100md.com 2010年2月8日 《中国医药报》 2010.02.08
     □张乾

    前不久,李老师在朋友的介绍下参加了一个免费健康讲座。讲座上,一名穿白大褂的人介绍了一番冬季老年人养生知识,特别着重冬天要注意控制血压后,便向在座的听众们“隆重推荐”了一款声称“利用新技术治疗降血压,不少人吃完一个疗程血压就降到正常”的保健品,还找来不少“使用者”现身说法。尽管一瓶这样的保健品售价四五百元,有多年高血压病史的李老师还是心动了,当场掏钱买下两瓶。

    回家后的李老师满心欢喜地把医生开的降压药自行停掉,一心想用买回来的保健品“治好高血压”。可是一个疗程后李老师发现,这种保健品的效果并没有当初讲座上讲得那么神乎其神。由于停用降压药,他的血压反而还上升了。

    近年来,这种通过“免费体验式”的方法对保健品进行夸大宣传进而推动销售的方法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种销售方法主要有几个特点:一是多为免费;二是经营场所不定,通常会租用酒店会场;三是形式多以健康讲座、按摩、旅游等中老年人喜欢的活动方法为主,目的也是吸引中老年人;四是销售人员多对老年人态度亲昵,“叔叔”“阿姨”的叫得很亲热,并且从关心老人健康、希望老人长寿的角度“劝”老年人购买其推销的保健品。

    对付这种宣传最简单的方法是,直接看保健品的说明书。一般来说,就算现场销售人员说得天花乱坠,保健品内附的说明书上关于功效一栏也不敢夸大,因此,要了解该保健品的真正功效,看说明书就清楚了。万一服用后有问题,投诉时也有据可查。

    此外,一些企业很喜欢用个别案例作为普遍现象广为宣传。但人群中机体差异很大,不要轻信某人服用保健品后如何有效的证言。不要相信保健品宣传或包装中出现的任何百分比,比如吸收率、沉积率、使用率、有效率、治愈率等等。, 百拇医药